《創世紀》在1999年播出,不經不覺原來已經過了二十幾年。《創》的卡士可說是世界級,不論是汪阿姐、羅家良、古天樂、陳慧珊、郭可盈等等,全部都是當紅小生、花旦。再加上劇情反映著香港真實的情況,句句對白都引起共鳴,自然成為神劇之一。
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女人愛財不愛才,你們又可知道,童年我們看的影視劇故事很多都變成了現實,那句在寶馬車上哭還是在自行車上笑,港劇就真實給我們詮釋了多種的結果,估計很多人都已是劇中人。
回首1999,當時處在港劇疲軟期,已經不能同80年代末、90年代初那種人才一大把,好劇紮堆的黃金時期相提並論。《創世紀》的策劃定位是超級大劇,劇集篇幅長,雖然是戚其義這位慣於家族商戰題材的行家裡手操刀,加上前幾年《天地男兒》和《天地豪情》兩部60集左右的成功大劇墊底。
為了平衡劇情節奏和維持吸引力,其實總體還是分成上下兩部各50集左右的大單元,前後部分也調整過出場的主要人物,側重不同的故事主題,《創世紀》這種大劇風格相對比較平穩,和90年代前期那些比較強調個性鋒芒,商業化痕跡很重的,甚至比較依靠灰色故事吸引人關注的港劇風格,早已經不大一樣了。
但是在繼承傳統的方面,依然是安排比較緊湊的人物事件不斷碰撞火花,在長達百集容量的篇幅裡,絕對沒有像今天許多七八十集長劇的注水劇情,整體能夠做到比較精彩的節奏感,起承轉合各個環節都比較到位,的確非常考驗編導水準。
今日就來講講港劇《創世紀》,這是一部被評價為年輕人身處困境時必看的神劇。
榮添剛開始打拼的時候什麼都幹過,撇開發明蟲蟲機公司卻倒閉這一段,後來決心開始搞無煙城了,也還是一樣困難重重,誰都看不起,誰都不理解,拋開尊嚴去跟著霍景良,他始終沒有放棄過,都還在為前面的夢想而堅持。終於有天他成功了,之前的那些磨難反而給最後的成功做了最好的注解。
雖然人生不能像電視劇,堅持過幾小時就能看到最終的結局,而那些困境也總是讓人度日如年,可正因為那樣才更該堅持不是嗎。幾個小時就能熬過去的困難誰挺不住呀,就是那樣看上去不能逾越的艱難才正是這個遊戲的一部分不是嗎。
回到這部電視劇,誰的人生一帆風順呢,一直被保護著的妹妹雅汶意外中被[強.姦],然後又一個人孤零零地道美國去讀書;榮澤因為受傷失去了當運動員的資格,做生意一次又一次的失敗,最終還坐牢;志強只是想和家人一起有簡單開心的生活,可是父母卻在意外中慘死....其實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時晴時雨,再傷心再難過只要我們夠堅強不放棄,也一定有雨過天晴的一天。
這部劇裡有很多聰明人,是會運籌帷幄揣度人心的那種聰明。榮添一開始就很懂這個,後來文彪青出於藍,到第二部張自力出現,對田甯他們整個心理和局勢的把握,實在很讓人歎為觀止。雖然不怎麼光明磊落,但是但凡做事,總有這樣一個時機和局勢,只要我們學會把握,很多事情的確都可以按我們所期待的那樣發展。
關於犯錯。每個人都會犯錯,有的時候我們總傾向於用一個錯誤來掩蓋另一個錯誤。於是文彪不擇手段,人殺了一個又一個。可最終發現其實這樣連續地用極端手段來逃避什麼也改變不了,只會讓我們陷得更深。有時候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勇氣,來接受那個做錯過的自己,承認自己的錯誤,回頭。其實回頭以後周遭的環境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不能面對。榮添也錯過,但他回頭了,我們看到最後的他。
我很佩服榮添的堅持。記得後面有一段是他見過一個什麼局長,被怒斥勾結黑幫,於是無煙城在臺灣徹底搞不下去了,他去和美娜喝酒。他們猜拳,榮添一直很沮喪,被美娜一巴掌接一巴掌地打,終於到某時刻,他猜輸了,還是輪到美娜打他,他卻抬起頭,很堅定地說,「我不認輸!」
想想別人的志向,想想自己的理想,有什麼困難是不能克服的呢,就看我們放不放棄希望罷了。實現理想的過程中遇到一點阻礙和一些不理解又算得了什麼呢,能一帆風順就實現的理想,能算得上是理想嗎。
這部電視劇劇情跌宕起伏,人物關係豐滿,人物心態鋪陳很好,觀眾的心情能夠跟著劇情的發展而變化,真的看了好多次,值得一看。
這是1999年的戲,22年前我們就看著這些教科書級經商理念成長,可惜慧根不足!這就是港劇為什麼是經典,因為那些編劇會教我們很多智慧和理念,能讓我們看到這世界我們卻悟不到的層面。
當年看的時候我還在讀初中,那時候其實也為故事裡他們對夢想對未來的堅持感動,但畢竟什麼都還沒經歷過。哪怕再盪氣迴腸,也只不過是個故事罷了。但現在面對困境再重看這部劇,學到了很多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