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跟鞋,藝伎妝容,鐳射服裝……每一次羅文的舞臺,都是一場不折不扣的行為藝術。前衛大膽的視覺系表演,挑戰著大眾的審美,低沉磁性的歌聲,又使人欲罷不能。毫無疑問,羅文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香港歌壇的神級人物,那些經典歌曲,在他的演繹之下,擁有了經久不衰的生命力。
想必愛聽粵語懷舊金曲的朋友,都還記得羅文。昨天、是一代香港巨星、曾經在70年代稱霸樂壇的羅文離開我們18年的日子。2002年羅文離開我們,年僅57歲,雖然已經快要20年,但他的歌聲,他的音容笑貌,依然令我們記憶猶新。後輩蔡一傑與羅文的好友劉培基,都不約而同的在社交平臺上貼上與羅文昔日的合照悼念。
羅文在當年前衛的化妝、字正腔圓的廣東話腔調、浮誇的衣服、再加上他唱跳了得優秀的颱風,令人印象深刻,曾為香港樂壇寫下光輝的一頁。羅文,本名譚百先,綽號「羅記」,籍貫是廣西桂平,他的一生充滿傳奇,在廣州長大的羅文,因為家境富裕,母親常在小時候帶他們去看粵劇,因此羅文對粵劇產生了興趣。
初中畢業後羅文本來想報考粵劇學校,因為超齡而被拒絕,後來他曾向粵劇名伶羅家寶的父親羅家樹拜師學藝,又有粵劇曲藝的功力。羅文因為母親患上了鼻咽癌,於是根據香港親戚的建議,來到香港工作。羅文先是在親戚的裁縫店裡幫忙,之後又做過遊樂場的職員、電影院的引導員、銀行見習生等工作。
1964年羅文參加歌唱比賽獲得季軍,從此開始為電影擔任和音歌手。還曾和幾個朋友組成過樂隊。1969年,羅文升格為邵氏電影的主音歌手,為林沖、姜大衛等知名演員做幕後代唱。1971年他與肥姐沈殿霞組成了情侶合唱團,兩人經常一起到東南亞登臺演出,主要是唱國語歌。
70年代初,羅文曾到日本發展,一直把澤田研二當成偶像的他深受偶像的影響。1977年因為無線邀請,羅文演唱日劇《前程錦繡》的主題曲,因此走紅。之後,羅文憑藉《小李飛刀》、《強人》、《幾許風雨》、《鐳射中》等歌曲,奠定了他在樂壇巨星的地位。當年雖然在樂壇地位高,但羅文對後輩一向十分提攜。1996年,羅文舉行光輝舞臺演唱會,告別樂壇
羅文淡出後廣收徒弟,他的徒弟有容祖兒、關淑怡、鄭伊健等等。今年40歲的樂壇天后容祖兒,出道21年,獲獎無數。就在最近,她獲得了「2020年十大傑青」,分享獲獎感受時,特別提到了恩師羅文當年對她的提攜。提到羅文容祖兒不由得感觸落淚,表示很開心能夠傳承師傅的精神。
說起對樂壇後輩的提攜,早在1981年羅文就獨自組成了排藝社,致力培養熱愛舞蹈的青少年。當年羅文也很喜歡和新秀們聊天,而他說的話也一直鼓勵著他們。雖然,羅文在18年前離世,但他的音容笑貌、他的歌、他的精神、都永遠留在我們心中。想念你,羅文老師。